慢性心力衰竭新气象(一)(48)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心力衰竭(心衰)泛指心脏在有适量静脉回流血量(前负荷)的情况下,不能维持足够的排血量,以致组织血液灌注量减少,造成肺循环和/或体循环动脉系统缺血、静脉系统瘀血的一种
心力衰竭(心衰)泛指心脏在有适量静脉回流血量(前负荷)的情况下,不能维持足够的排血量,以致组织血液灌注量减少,造成肺循环和/或体循环动脉系统缺血、静脉系统瘀血的一种病理状态。慢性心衰的治疗,被认为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需要攻克的最后战场之一。心衰的预后相当于恶性肿瘤也不为过,其是一种进行性恶化性疾病,5年死亡率与恶性肿瘤相当(超过50%)。
一、慢性心衰新分类
慢性心衰分类一直沿用1928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(NYHA)的心功能分级标准,主要根据体力活动受限程度而定。美国心脏病协会(AHA)在1973年及1994年对此标准进行修订,增加了客观评定的分级标准,根据心电图、运动试验、X线和超声心动图等客观检查分级。Ⅰ级(心功能代偿期、无心衰表现):患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,日常活动不引起疲乏、心悸、呼吸困难、心绞痛等症状。Ⅱ级(轻度心衰):体力活动轻度受限,休息时无自觉症状,一般活动可出现上述症状,休息后很快缓解。Ⅲ级(中度心衰):体力活动明显受限,休息时无症状,轻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,休息较长时间后方可缓解。Ⅳ级(重度心衰):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,休息时亦有心衰症状,体力活动后加重。Ⅳa级:患者可半卧位或在室内床边缓慢行走,且不需要持续静脉使用血管活性药物。Ⅳb级:患者不能下床活动,需要持续静脉给药支持。
国内外心衰指南关于慢性心衰的分类,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(LVEF)水平分为两大类:一是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(HFrEF),也称收缩性心衰;二是射血分数正常性心衰(HFnEF),也称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(HFpEF),曾被称为舒张性心衰。通常认为收缩性心衰与舒张性心衰这两者的LVEF水平分界线是45%。2014年中国心衰指南中,HFrEF指LVEF≤40%,HFpEF指LVEF≥50%,LVEF在41%~49%范围属于灰色区域。
关于舒张性心衰的提法国际国内均有不同的意见:① 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对心衰发生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;② 舒张性心衰的诊断标准不统一,临床很难准确评估心室舒张功能;③ 舒张性心衰是否能独立存在尚不肯定。多数专家认为,心衰发生的过程是连续性的,可能会从舒张性功能受损进一步发展为收缩功能不全,即由HFnEF或HFpEF发展为HFrEF。这里的问题是舒张性心衰和收缩性心衰是心衰的两个先后阶段,还是舒张性心衰可独立成章?也就是说LVEF虽然正常,但是否还有其他机制可引起心衰?由于这一问题尚无结论,200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(ESC)、美国心脏病学会(ACC)、AHA及2010年8月中国《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》均放弃了舒张性心衰的提法,改为称HFnEF或HFpEF。
基于心衰的发生发展具有不同阶段的特征,2005年ACC和AHA在《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疗指南的临床应用》中,首次将心衰患者分为四个阶段,即前心衰阶段(A期:有心衰危险因素、无症状、无心脏结构性改变)、前临床心衰阶段(B期:A期+无症状、有心脏结构性改变)、临床心衰阶段(C期:A期、B期+有症状或心衰发作病史)、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(D期:终末期心衰,常反复发作,住院需静脉用药、机械辅助和心脏移植)。这种分法不同于以往的NYHA心功能分级,但当时我们并不完全理解这种分期的积极意义,多认为既然A期和B期并没有心衰,为什么还将其列入心衰系列?直到《中国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》的发表,这种以预防为主的新分类思路逐渐引起国内医生的重视。心衰是一种慢性、自发进展性疾病,很难根治,但仍可预防。这种新的关于心衰阶段性分期的方法体现了重在预防的观念,其中最重要的是预防患者从A期进展到B期,即从预防或终止各项高危因素入手,避免发生结构性心脏病;预防从B期进展到C期,即虽然患者出现了结构性心脏病也应最大限度地保护心脏,避免发生心衰的症状、体征。至于从C期发展到D期,即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,后果可想而知。因此,防治心衰的重点应放在A期、B期阶段,这种分类方法的积极意义是使心衰的诊治和预防关口前移,更加重视心衰前期的治疗管理。
关于NYHA心功能分级与心衰四个阶段的分期两者的对应关系,2013年美国ACC/AHA心衰指南指出,心衰A期肯定没有NYHA心衰分级,即通常所说的心功能0级;心衰B期为NYHA Ⅰ级;心衰C期较复杂,可以是NYHA分级的Ⅰ~Ⅳa级;心衰D期指NYHA心功能分级Ⅳb级。
二、慢性心衰治疗新状况
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中国每年新发心衰患者约50万例。2015年10月长城心血管会公布了中国最大规模前瞻性心衰登记(China HF)研究,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主持,纳入国内110家临床中心的患者8516例,平均年龄66岁。LVEF<40%的患者3193例(37.5%),LVEF 40%~50%的患者1746例(20.5%),LVEF>50%的患者3577例(42.0%)。结果显示,心衰的主要合并症是高血压4650例(54.6%)、冠心病4207例(49.4%);慢性心衰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是感染3909例(45.9%)、其余的过度劳累或应激反应2214例(26.0%)、心肌缺血1967例(23.1%)、心室容量超负荷1430例(16.8%)、常规药物减量或停药715例(8.4%)、急性心律失常647例(7.6%)、血压升高425例(5.0%)。关于心衰用药方面的问题是本应充分使用的药物不到位,剂量也偏低,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使用率为30.1%,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为24.6%。我国住院心衰患者病死率为5.3%。另一项上海瑞金医院主持的ATTEND研究显示我国高血压伴糖尿病的住院心衰患者病死率是7.7%。
文章来源:《气象水文海洋仪器》 网址: http://www.qxswhyyq.cn/qikandaodu/2020/0826/378.html
上一篇:慢性心力衰竭新气象(二)(49)
下一篇: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概论